七届市委履职以来,海林市全面加强巡察机构建设,着力增强巡察干部政治素养、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提升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培训+实战”,提升能力水平,练好巡察“内功”。综合运用专题辅导、组内研讨等方式,打通业务“通道”。一是“小切口”对接“大主题”,订单式培训有精度。创新开展“订单式”培训,巡察干部结合实际“点菜”,市委巡察办汇总问题“下单”,精准打造巡察干部赋能“加油站”。七届市委履职以来,已举办4次业务培训,组织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授课培训200余人次。二是“分层次”携手“多领域”,套餐式培训有广度。采取“集中+专题+组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进行巡前培训。集中培训邀请市委巡察办经验丰富的同志,专题培训邀请审计、卫生、教育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组内培训结合任务分工,采取组内同志讲解、研讨交流和答疑解惑等方式,全面解读政治巡察内涵要求、监督重点和监督路径。三是“外提升”赋能“内动力”,实战式培训有深度。构建学干并进、上下一体的培训实战工作机制。推荐外派巡察骨干“以干代训”,积极参加上级党委巡视巡察,巡察办主任“走出去”参加全国新任职巡察办主任培训班,组织巡察机构人员参加省市各级巡视巡察业务培训班,把准巡视巡察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机制+人才”,健全队伍建设,锻造巡察“尖兵”。不断强化巡察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高标准淬炼新时代巡察“铁军”。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先后修订完善《市委抽调干部管理办法》《市委巡察人才库管理办法》《市委巡察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沟通机制》《市委巡察干部巡察间歇期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高质量组建人才库。组建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政法、财政、审计和其他业务部门人员组成的巡察“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动态调整巡察组长库18人、人才库110人,及时有效破解巡察期间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拿捏不准、“外行监督内行”等问题。三是按需派单精准选配。探索创新兼职巡察干部抽调模式,结合被巡察单位特点和职能,有针对性地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巡察队伍中。七届市委履职以来,共抽调119名干部参与巡察,本届市委前四轮巡察发现问题推动立案总数超过了上一届市委巡察的总和。
“考核+评价”,理清评估办法,严实工作作风。建立巡察工作质量评估办法,完善巡察整改流程和评估机制,注重评估结果综合运用,营造奖优罚劣、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制度,强化对巡察组长等关键岗位的监督,严格执行“两不”规定,抓实纪律作风监督评估,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防止“灯下黑”。二是开展巡察考核评价工作。采取“一轮一考评”的方式开展考核评价工作,每一轮巡察工作结束前,市委巡察组对抽调巡察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考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三是出具巡察总结鉴定评价。以巡察组为单位,对被抽调人员在参与巡察工作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考评后出具巡察总结鉴定,同时将考评意见抄送市委组织部备案,作为干部考核及提拔使用的参考依据。